得物里面是不是全是正品?
今天合众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得物鉴定费用,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得物里面是不是全是正品?
优质回答得物里面是没有假货的。
得物是属于一个正品平台,售假假一赔三。得物app不卖鞋以及各种潮物,只是作为一个服务商向卖家提供出售渠道并且鉴定出售商品。得物app里的东西99%都是正品,至于所流出的假货,只要不是官方旗舰店,都有可能出假,而且平台每天鉴定成千上万的球鞋,鉴别师难免失误。
在得物上购买鞋后是先由鉴定师鉴定完是正品才会发到消费者手里,所以说大部分基本都是真的,总的来说是比在其它小地方购买肯定更有保障一些,不过要是万一鉴定师走了眼,发现了假鞋只要买回来不撕掉包扣去复验,可以一赔三。
得物的盈利方式就是收取高达近10%的卖家的技术服务费、鉴定费、包装费等各项费用。
其中,技术服务费收费为商品价格的5%,最低15元,最高249元,特殊商品按照出价页面载明的标准为准;操作服务费(包括包装服务费、查验费、鉴别费)为鞋类订单每单33元,其他订单每单38元;转账服务费为商品价格的1%,加起来,这些费用最高可达10%。
“在得物买的货,得物却鉴定为假货”
优质回答 花朵 财经 原创
得物App是一家可以做真假鉴别的平台。年轻人喜欢把买到的球鞋、潮服、箱包、手表等物品拿到得物App上进行交易、鉴定。就是把物品的各项细节拍照上传,由得物App平台上的鉴别师来鉴别是否是正品。
“权威鉴别,正品保障”是得物App的宣传语,不过,得物的鉴别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
首先, 在得物App上购买的产品,却被鉴别为假货,是不是代表得物知假贩假? 这样的遭遇就发生在消费者刘某身上。
去年6月,刘某在得物上购买了一条LV手链,收到货之后,他把该产品拿到得物App做线上鉴定,结果,鉴别的结果是,他在得物购买的手链为假货。
要知道,得物号称是“先鉴别,再发货”的购物流程,对电商货品实现了“强中心化的平台监管”机制, 探索 出电商平台交易新模式。结果是,得物上买的商品却被鉴别是假货,这真的很打脸。
这并不是个案。2019年2月,有网友反映,在得物App上买了一双Nike Air more液态银,收货后第一时间拿到潮流运动装备的社区“get”上鉴定,鉴定结果显示该产品为假的。
其次,得物不能保证线上鉴别与线下鉴别结果的一致性。这魔幻的一幕发生在另一位消费者陈先生身上。
今年3月,陈先生在一家电商平台购买了一件潮牌T恤,随后他花了10元购买了得物的线上鉴别服务,鉴别结果为真品。
随后,得物App给陈先生推送了一个“晒鉴别,享免单”的活动。也就是,陈先生在购物评价中晒出得物App的鉴别详情,可以收到“得币”用于抵扣10元鉴别费。
然而,当陈先生想把这件T恤放在得物上转卖时,没想到的是,得到线下鉴定不通过的消息。对此,陈先生很生气:“得物不能保证线上鉴别与线下鉴别结果一致,而且,这种晒图活动不是在误导消费者吗?”
此外,投诉和争议不断。最有影响的是“GUCCI皮带真假之争”事件。
3月8日,一名消费者在唯品会以2549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一条GUCCI腰带,3月20日收货后发现尺寸不符,将其送往得物App进行鉴定。8天后,得物App给出鉴定证明,称该GUCCI腰带为假货。
要知道,这批皮带,卖出了133条。号称“100%正品”的唯品会,不甘被打脸。于是,立即晒出由保加利亚经销商至意大利供应商的采购发票。唯品会称“该批腰带通过国际流通渠道在海外采购,采购链条清晰完整,是具备合法来源的正品”。4月7日,唯品会又称收到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公司反馈,结果显示被消费者退回的4件涉事GUCCI腰带符合品牌/制造商公示的技术信息和工艺特征。
得物也不示弱,表示自己的鉴别结果没有问题,就是假货,之后复核的结果也是如此。得物还称,已和中检集团有合作。但是,中检奢侈品鉴定的员工表示,中检和得物并没有实质性的合作。也就是,得到的 鉴别是得物自己做的。是真是假还有待商榷。 另外, 得物方面还表示,平台进行的是“鉴别”而非鉴定,颇有点玩文字 游戏 之嫌。
GUCCI发声称:是真是假暂不发表意见。GUCCI本身不提供鉴定服务,只要在官方的销售渠道购买就一定是正品。
此事愈演愈烈,两家平台,各执一词,GUCCI保持中立。只留下搞不清真相的消费者在风中迷茫。随后有多名网友表示自己也遇到过这种情况, 维权群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40人。 部分消费者,表示将进行司法诉讼。看来,这个大瓜就只能甩给法官去判了!
然而,得物的服务真的受到了消费者认可吗?其实,得物的鉴定服务和质量问题,一直以来广受诟病。
在黑猫投诉平台,关于“得物App”的投诉量高达7万余条,“假货”、“退货难”、“售后客服差”、“存在质量问题”等情况屡现。
2020年6月,中消协公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6月1 20日监测期内,有关得物App负面信息高达8735条,主要涉及假冒伪劣、鉴定费、优惠券、霸王条款等问题。
2015年,得物孵化于虎扑论坛,最初主要是提供资讯年轻人了解球鞋文化和潮流文化,也有一些球鞋自愿帮人鉴定球鞋,由此打造了互动社区。
最初依靠其社交+电商的属性、重度垂直的内容,吸引了一批小众且高粘性的球鞋爱好者。2020年1月2日靠炒鞋起家的“毒”App更名为“得物App”。
卖潮鞋、做鉴定、炒鞋孕育了一门生意。前期依托于虎扑的孵化,获取了一批精准用户。再又凭借“鉴定功能”赢得不错的口碑、社交功能的粘性,深耕社交和鉴定功能,总算最后赢得 时尚 电商一杯羹。
前不久,被媒体曝光吸足了眼球的李宁5万元一双的天价鞋,就出自于得物App。
炒鞋的标签深入人心,一说到炒鞋,就会让人联想到得物。但得物的这一根基业务却也一直受到质疑。因为炒鞋这种投机行为,是一场危险的 游戏 ,囤货哄抬价格,甚至有年轻人高额借贷加杠杆炒鞋的现象,这种击鼓传花的 游戏 ,风险和隐患重重。
央行就曾发出警示函称,国内球鞋转卖出炒鞋热,炒鞋平台实力击鼓传花式资本 游戏 ,并且点名批评了得物在内的多家炒鞋平台。
业内人士认为,得物这类平台,既寄卖球鞋,又做鉴定服务,说白了就是使“鞋贩子合法化”。 而且, 他们做出鉴别的结论,无论真假对错,都会收费。 实际上,鉴定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争议也很大,没有一个个体、品牌或平台可以做出100%的精准鉴定。而且,鉴定数量大,一定会有纰漏。
鉴别服务是得物起家和吸引消费者的一个基础,也是所有流量的源头。部分消费者对鉴定有依赖性。 得物既做销售又做鉴别服务,颇有既当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之嫌,正是这种双重身份,广受诟病。
鉴别是得物App的特色,又是流量的源头,但是,鉴别又得不到消费者的信任,这就变得很尴尬。
之前有媒体报道得物的鉴定后力量不足,大部分鉴定师水平不高,处于实习生水平,对假鞋没有太多戒心。对此,潮流电商投资人徐锋认为,“得物应该通过技术手段来应对鉴定服务问题,而不是通过鉴定师人为解决,否则鉴定不仅有误差,公司收入规模也会快速达到顶点,影响产品的运销率和用户的购买体验。”
潮鞋交易中是少数玩家的市场,仅仅靠收取服务费和鉴别费用,很难做大做出有想像力的未来。所以,自从改名之后,得物就开始扩张品类,增加了衣服、饰品、箱包、潮玩、美妆、数码、 汽车 等品牌的合作,也开始在短视频平台加大投放力度,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徐锋认为得物通过顶流产品、快速获取用户、整体GMV非常大,用户增速很大。但在每一个单品上获取的服务费和利润其实很少。而且,他们对于上游的把控能力不稳定,并没有一手的货源,平台也没有定价权,单收服务费不足以支撑它的商业模式。做电商平台,消费者是认可商品品牌的,所以,一些大的电商也在分化和蚕食它的用户。
如今,拿到融资,估值达到十亿美元的得物App,如何提高美誉度,赢得年轻消费者的信任,突破炒鞋卖鞋的小圈子,真正也为潮品电商,从阿里、京东、拼多多手里分一杯羹,是当务之急。
看完本文,相信你已经对得物鉴定费用有所了解,并知道如何处理它了。如果之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不妨试试合众百科推荐的方法去处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发现本站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