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伯阳经典语录——夏伯阳生平
今天合众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夏伯阳经典语录,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世界上比较有名的书有哪些?
优质回答有:《鲁滨逊漂流记》、《战争与和平》、《海底两万里》、《汤姆·索亚历险记》、《昆虫记》、《爱的教育》、《福尔摩斯探案集》、《名人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鲁滨逊漂流记》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书首次出版于1719年4月25日。
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Robinson Crusoe)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2、《战争与和平》
《战争与和平》是俄国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创作于1863—1869年。
该作以1812年的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从1805到1820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鲍尔康斯、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大贵族的经历为主线,在战争与和平的交替描写中把众多的事件和人物串联起来。
作者将“战争”与“和平”的两种生活、两条线索交叉描写,构成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壮阔史诗。《战争与和平》的基本主题是肯定这次战争中俄国人民正义的抵抗行动,赞扬俄国人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英雄主义。
但作品的基调是宗教仁爱思想和人道主义,作家反对战争,对战争各方的受难并都给予了深切的同情。
3、《海底两万里》
《海底两万里》(Vingt mille lieues sous les mers)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全书共2卷47章。
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在法国,作品于1869年3月20日~1870年6月20日连载于《教育与娱乐杂志》(Magasin d’Éducation et de Récréation)。
第一、二卷的单行本分别出版于1869年10月28日和1870年6月13日(无插图);插图本出版于1871年11月16日,111幅插图由Edouard Riou和Alphonse de Neuville绘制,Hildibrand雕刻。
4、《汤姆·索亚历险记》
《汤姆·索亚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187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世纪美国密西西比河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主人公汤姆·索亚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个性、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小说的时代在南北战争前,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冒险经历,对美国虚伪庸俗的社会习俗、伪善的宗教仪式和刻板陈腐的学校教育进行了讽刺和批判,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少年儿童自由活泼的心灵。
5、《昆虫记》
《昆虫记》(Souvenirs Entomologiques)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共十卷。1879年第一卷首次出版,1907年全书首次出版。
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表述的是昆虫为生存而斗争时表现出的灵性,还记载着法布尔痴迷昆虫研究的动因、生平抱负、知识背景、生活状况等等内容。
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敬与热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昆虫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汤姆·索亚历险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底两万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战争与和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滨逊漂流记
2022-05-28
优质回答苏联英雄夏伯阳的故事
恰巴耶夫是个什么样的人?
斯大林和苏维埃的宣传使瓦西里·恰巴耶夫(旧译夏伯阳)成了人民的偶像和红军最著名的指挥官。
时至今日, 大多数俄罗斯人甚至后苏联各个国家的老百姓都知道恰巴耶夫的大名。他是活在多种语言成语和段子中的人物。有些人通过著名的电影记得他曾经是红军的传奇指挥官,如果从未读过那本著名的小说,就未必会知晓他传记中的文学细节描写,也更不可能知道恰巴耶夫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了。瓦西里·伊万诺维奇·恰巴耶夫不曾是苏联的大统帅,虽然他骁勇善战,但他并没有立下什么显赫战功。内战时期的一位普通的师长不仅成了他那一代人的偶像,而且在一百年后的现代的俄罗斯,依然不能使人忘怀。这是怎么回事呢?
两 次 战 争 中 的 英 雄
瓦西里·恰巴耶夫(原姓切巴耶夫)的戎马生涯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在这场战争中他获得军士长军衔,并荣获三枚乔治十字勋章。1917年9月,在十月革命前夕,恰巴耶夫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得益于“正确”的农民出身,拥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和卓越的领导素质,后来的苏维埃式宣传把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塑造成为了骁骑兵。实际上,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伤,恰巴耶夫不能长时间骑在马上,他大多是选择汽车或者带轮椅的摩托车代步。况且他麾下的部队并不是骑兵,而是步兵。
1919年春夏之间,恰巴耶夫参加了在伏尔加河和南乌拉尔地区对阵“俄罗斯最高统治者”亚历山大·高尔察克所率白卫军的战斗。布尔什维克成功地阻止了敌人的进攻,并夺取了大工业中心乌法。此战,瓦西里·伊万诺维奇指挥的第25步兵师的部队率先攻进城池。恰巴耶夫还参与镇压过农民起义,起义反对的是所谓摊派征粮制—即以国家之需为由强购农民的余粮。这些细枝末节,苏联时期是不会去回忆的。
牺 牲
恰巴耶夫传记中有关他牺牲时的情况始终是最为神秘的谜。这位传奇的师长到底是怎么牺牲的,迄今为止无人知晓。1919年9月5日,上千名哥萨克白卫军对红军后方实施了大胆的突袭,他们突然攻击了恰巴耶夫设在尔比申斯克市(今为哈萨克斯坦的恰巴耶夫村)的师部。
“黎明前,敌人从西北南三面逼近尔比申斯克。而东面则是流淌着的乌拉尔河。与部队和乌拉尔斯克的电话和电报线路都被切断。当地的一些哥萨克人从背后渗入尔比申斯克,在后方开枪,散布恐慌和死亡消息。”师长的儿女亚历山大和克拉芙蒂娅在“恰巴耶夫、生平、革命与战斗活动”一书中如是写到。
红军部队损失惨重:1500人在该市区阵亡,1000人不是在草原上被击杀,就是在试图渡过乌拉尔河时溺亡。据官方说法,著名指挥员就是在游到河中心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后身亡。另一种说法是,负伤的恰巴耶夫被带到一条船上划到对岸,他在岸上牺牲。还有人说,他被俘虏并遭枪杀。无论如何,没能发现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的遗体。
瓦西里·恰巴耶夫(头扎绷带者)和师政委德米特里·富尔曼诺夫(照片中居恰巴耶夫左侧者) 1919年
恰巴耶夫的牺牲算不上特别事件,因为战争中不乏名气大和级别更高的军事首长捐躯。只不过1923年发生了一件使瓦西里·伊万诺维奇·恰巴耶夫代代相传的大事。正是在这一年,德米特里·福尔曼诺夫称颂师长兄弟功绩的长篇小说“恰巴耶夫”问世。作者熟谙自己笔下的英雄,因为他曾担任过第25步兵师的政治委员。
有趣的是,富尔曼诺夫和恰巴耶夫还算不上是最好的朋友。相反,他们之间还曾经发生过一次严重的冲突。冲突因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向政委的妻子献殷勤而起。
“前几天我还把你视作有远大志向的枭雄,可当我看到那特别傲慢的纠缠正在玷污着我妻子名誉的时候,我就开始蔑视你。”福尔曼诺夫致恰巴耶夫的信。
“你触摸她的样子让我产生莫名的厌恶。有种癞蛤蟆黏上了白鸽子的感觉:既寒气透骨而又令人作呕。”
政委兼作家福尔曼诺夫、政委妻子、恰巴耶夫
屠杀发生前不久,富尔曼诺夫离开了师部所在的尔比申斯克市(这也救了他一命)。有证据表明,离开前兄弟之间即已冰释前嫌,作家在自己小说中塑造的那个恰巴耶夫的英雄形象便是证明。为了让人听起来悦耳,富尔曼诺夫在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的真实姓氏里面变更了一个字母,把切巴耶夫改成了恰巴耶夫。新姓氏如此地深入人心,以致被正式确认下来。就连师长的子女都不得不变更文件并习惯了使用新的姓氏。
全 民 宠 儿
苏联1934年推出的同名电影把恰巴耶夫推向了一个新的更高知名度。这部电影是根据富尔曼诺夫的小说拍摄的。福尔曼诺在1926年就已辞世。斯大林早在剧本创作阶段时就参与了工作。例如,他曾亲自下达指示,要求在车长瓦西里·伊万诺维奇·佩奇卡和师女机枪手安卡之间添加一条爱情戏线索。
瓦西里耶夫兄弟制片、电影剧照
“各民族之父”有意促成对内战中牺牲英雄的崇拜。赞美那些幸存下来的人是不明智的,他们有可能成为权力角逐中有分量的竞争对手(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很快会在镇反期间死去)。作古之人则不会构成任何危险。电影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成功。没几年时间,各电影院里的票房就超过4000多万观众。斯大林本人更是把电影“恰巴耶夫”看了38遍之多。
瓦西里耶夫兄弟制片、电影剧照
我们打得好,我们刺得狠,我们是苏沃洛夫的子孙,我们是恰巴耶夫的儿郎。 画家 库克雷尼克瑟 国家计划出版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瓦西里·伊万诺维奇的形象成为苏维埃宣传的主要人物之一。在其中一张海报上可以看到他的形象与题词:“我们打得好,我们刺得狠,我们是苏沃洛夫的子孙,我们是恰巴耶夫的儿郎”。
1941年苏联拍摄了一部名为《恰巴耶夫与我们在一起》的短片。在这部影片中,师长最后成功地横渡了乌拉尔河。他站在河岸上,面向二战时期的红军战士,向他们发出无情杀敌的激情呼唤。
段 子 里 的 主 角
光阴荏苒,恰巴耶夫的伟大形象也不再熠熠生辉。观众看到他牺牲的情景时,已经不再悲泣。不管怎么说,他已经牢牢地置身于民间传说之中。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化身为大量段子里的主人公,在这些段子里,他总是与自己忠实的车长佩奇卡和女机枪手安卡置身于情景喜剧之中。
恰巴耶夫还以这个令人忍俊不禁的角色在十个电脑游戏集中现身。人民英雄的形象还被以更为严肃的方式表达出来。在维克托·佩列文撰写的当代俄罗斯宗教哲学小说“恰巴耶夫与虚无”一书里,师长是书中的一个主角。
“恰巴耶夫与虚无”
当代俄罗斯宗教哲学小说
安卡,快开火,救我们的人!
您知道或读到过恰巴耶夫吗?请在评论中写下您的留言,并分享您最喜欢的有关他的段子吧。
鲍里斯 · 叶戈罗夫 文
黄大林 编译
文章出处:俄罗斯网站
长胜将军 刘永生
优质回答刘永生是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常胜将军。他刻苦自学,指挥大小战斗1000多次。被人民群众亲切地誉为“游击大王”。
1904年,出生于上杭稔田的刘永生,从小因家庭贫困,干过长工、炭佬、脚夫等苦活,并在狩猎时练就了一手好枪法。1925年始,他在张鼎丞的启蒙教导下,懂得了俄国革命和中国革命,参加过农会“铁血团”,并于192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永定暴动。1929年朱毛红军进入闽西,9月他参加了攻占“铁上杭 ”战斗,开辟金丰山区革命根据地。他还从张鼎丞的口授中学到了《古田会议决议》精神。1931年底他任丰稔区委书记和区苏主席,毅然释放了当地在“肃社党”中蒙冤受屈的全部无辜。1932年4月,毛泽东亲率东征军进攻龙岩、漳州,他奉命带领永定赤卫队配合作战,并将战利品从漳州挑到汀州,受到苏区中央局的表扬。1933年4月他指挥太拔独八团,机智勇敢,攻占上杭白砂炮楼,从此名声大震。1934年春,他被调往福建军区任警卫营营长,参加了第五次反“围剿”的温坊战役并负伤。主力红军长征后,他不赞成固守阵地,死打硬拼,并把自己带领的24师独立营拉到交通线打游击,而后转移到四都和莒溪一带“打圈子”,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
1935年1月,刘永生跟随张鼎丞,回到了岩、永、杭边区,担负起保卫首长、机关,重辟根据地的工作。4月,张鼎丞、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方方等在永定仙师乡的大阜村会合时,意外遭到白军和民团的突袭。正巧来参加会议的刘永生及时赶到,挺身而出,指挥反击,终于使首长和机关化险为夷。在三年游击战争中,他在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的领导下,任永东游击队司令员,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开展“广泛的、灵活的、群众性的、胜利的游击战争”,在五十倍于我的敌人前后五次的疯狂“清剿”中,始终稳如�石。抗战爆发后,1938年3月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他奉命率六连北上,在到达浙西的江山时,又接受组织调遣,回闽西,坚持斗争。他参加了中共闽西南特委举办的党训班学习,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坚持革命不动摇,学习文化不放松。
为了对付蒋顽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943年7月,刘永生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并结合斗争经验,开展灵活多变的战略战术,8月就拔掉了经常威胁革命的南靖曲江“钉子”。10月,以刘永生为队长的“闽西南武装经济工作总队”成立,在率队开赴闽南途中虽遭到平和县白匪伏击,却能出奇制胜。1944年10月,在闽南和闽西“经工队”的基础上,于杭永边楮树坪成立“王涛支队”,刘永生任支队长,在闽西南各地连续出击,捷报频传,人心振奋,并终于迎来了抗战的胜利。1947年5月,就在敌军重点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批准了闽粤赣边区工委“先粤东后闽西南,以粤东为主要出击方向,普遍开展游击战争”的作战方针,刘永生率领闽粤赣边区纵队,开辟了大片农村游击根据地,先后粉碎了蒋军上万人对闽粤边的“十字扫荡”、“六路进攻”、“分区驻剿”,并缴获敌人大量的军用物资,大大加强了部队的装备。1949年1月,他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边纵”司令员,并从游击战转入运动战,聚歼国民党正规军,迫使国民党军政人员纷纷率部投诚起义。受到毛主席通电表扬。9月“边纵”与四野48军144师在会昌会师后,他即率“边纵”主力迅速南下追歼蒋军残敌,并于10月24日解放汕头。至此,粤东、闽西、闽南全境宣告解放,为中国革命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1955年,刘永生被授予少将军衔。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游击大王·常胜将军·老货 解读刘永生的几个“外号”
江树高
“游击大王”“游击司令”
1951年,在华东军区党代会上,一天,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把刘永生叫到主席台前,大声向全场代表说:“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就是刘永生,闽粤赣边有名的游击大王、游击司令!”顿时,全场响起长时间雷鸣般的掌声。
刘永生被称作“游击大王”,并非陈毅的发明,但陈毅特地在这时导演这段小插曲,可以说这是他对刘永生为了革命需要长期坚持在敌后开展和指挥游击战争,而且创造了辉煌业绩的一种褒扬,一种嘉许。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永生被长期任用在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环境中,并非偶然,这是他坚决服从组织需要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结果。历史上,他也曾经有过几次离开这个环境的机会,但为了工作需要,他毅然放弃了。如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结束后,闽西、闽南和闽赣边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于1938年3月在龙岩白土誓师北上,奔赴苏皖前线。由于二支队在闽西还有一个后方留守处,需要一支警备部队配合工作,司令部决定由智勇兼备的刘永生任连长的六连留下担负这一角色。刘永生没有讲半句价钱,服从了安排。时隔不久,组织上决定六连也开赴苏皖前线抗日。刘永生以为这一次总算盼到一个上前线杀敌的机会了。但当他和陈茂辉、熊兆仁等历尽艰难曲折,把六连带到浙江江山,即将抵达目的地时,他又接到新四军军部的命令,要他只身折返新四军南昌办事处接受新的任务——回闽西南坚持斗争。起初,他也确实舍不得失去就要到手的上前线的机会,但当南昌办事处负责人曾山做了他一番工作后,他又想通了,毫无怨言地接受了组织决定,千里迢迢回到了闽西。
“常胜将军”“中国的夏伯阳”
刘永生在几十年的游击战争中百战百胜,创造了一系列辉煌战果和一套富有特色的作战经验。因此,他又被人们称作为“常胜将军”、“中国的夏伯阳”。
据有人统计,刘永生生平所指挥的战役战斗达千余次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胜利的,失利的很少,特别还创造了许多以少胜多、以劣胜优、以小胜大的出奇制胜的战例。如“白砂攻坚战”、“五乡破袭战”、“黄汪侨伏击战”、“山狗坳打‘狗’”、“智取天后宫”、“田螺形大捷”、“巧袭高陂”等。
刘永生之所以成为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主要原因是他能自觉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执行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同时,他又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形成了许多他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如在如何做到“识敌而战”,对不同敌人采取不同的战略战术;如何果断处置战机,根据实际情况既能集中优势兵力攻其一点一路,以多胜少;又能组织突击队,集中火力猛冲猛打,以火力和气势压倒敌人或攻其无备聚而歼之,实现以少胜多等方面,刘永生游刃有余,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对一些无准备之仗,刘永生以他的大智大勇往往也能打好。他认为,“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刘永生的这一过人胆识确实在他几十年军事生涯中创造了许多奇迹,如“大阜退敌”、“凉伞岽遭遇战”、“采坑凹突围”等,都是他这方面的“杰作”。
“老货”“贴心将军”“糍粑团”
在刘永生众多的外号中,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老货”了。在他的部队里,不分职务高低,不管年长年幼,大家都管刘永生叫“老货”,甚至许多熟悉他的老百姓也叫刘永生为“老货”。
这个称呼最初是刘永生自己先叫起来的,他说队伍中他年纪比较大,要大家不要称呼他什么“队长”、“司令”,只管叫他“老货”就行了。广大指战员因刘永生十分平易近人,也就不避忌讳,管他叫起这个称呼来,而且越叫越亲热。
刘永生爱兵如子,战士们遇有困难,他倾其所能帮助解决。因此,战友们又送给他一个美称叫“贴心将军”。
刘永生胸怀宽广,能够最大限度团结同志一道工作。他十分重视知识分子,与他们促膝谈心,虚心向他们请教问题。对于转入革命队伍的俘虏兵,刘永生也非常尊重和爱护,对他们中有一技之长的人,刘永生还善于起用。特别使人折服的是刘永生善于容纳历史上同自己有过过节的人一起工作,不计前嫌。由于刘永生具有善于团结各方面的人一起工作的品格,久而久之,刘永生又多了一个外号,叫“糍粑团”。
希望可以帮到你`
明白了夏伯阳经典语录的一些关键内容,希望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一丝便捷,倘若你要认识和深入了解其他内容,可以点击合众百科的其他页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发现本站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