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龄称谓拼音
今天合众百科就给我们广大朋友来聊聊古代年龄称谓,以下关于观点希望能帮助到您找到想要的答案。
八十岁老人称为什么
答杖朝之年、中寿——指八十岁
耄耋——指八十岁到九十岁。
参考:年岁的别称
初度——指初生的年月时日。
襁褓--不满周岁。
总角——泛指幼年。
髫年--女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黄口--10岁以下。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
舞勺之年——指十三至十五岁的少年。
舞象之年——指十五至二十岁的少年。
束发——指十五岁的男子。
及笄(jí) ——指十五岁的女子。
弱冠——指二十岁的男子。
桃李年华——指二十岁的女子。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
耳顺之年、花甲、平头甲子、下寿、杖乡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指七十岁。
杖朝之年、中寿——指八十岁
耄耋——指八十岁到九十岁。
鲐背——指九十岁。
期颐、上寿——指百岁。
双稀、双庆——指一百四十岁。
豆蔻年华的意思?
答豆蔻年华是什么意思?
女性的年龄别称:
12岁---金钗之年;13岁---豆蔻年华;15岁--—及笄之年;16岁--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桃李年华;24岁---花信年华;至出嫁---摽梅之年;
豆蔻年华的意思
【拼音】:dòu kòu nián huá
【同义词】:黄金时代、金色年华、黄花少年
【反义词】:风烛残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黄
【解释】: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豆蔻年华"是指多大年龄
中国古代年龄称谓
类别 含义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 2—3岁的儿童
垂髫 幼年(又叫总角)
豆蔻 女子13岁
及笄 女子15岁
加冠 男子20岁(又叫弱冠)
而立之年 30岁
不惑之年 40岁
知命之年 50岁
花甲之年 60岁
古稀之年 70岁
耄耋之年 80,90 岁
期颐之年 100岁
人物称谓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
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2至3岁称孩提。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岁称韶年。10岁以下称黄口。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16岁称碧玉年华;20岁称桃李年华。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男子20岁称弱冠。30岁称而立之年。40岁称不惑之年。50岁称知命之年。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70岁称古稀之年。80岁称杖朝之年。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100岁乐期颐。
另外,还有称童年为总角或垂髫,称青少年为束发,女子待嫁称待年或待字,称老年为皓首或白首,称长寿老人为黄发等等。 “豆蔻年华”是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豆蔻年华”一词源于唐代诗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他用早春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来比拟体态轻盈、芳龄十三的少女,这一千古妙喻一直流传至今。后世使用“豆蔻年华”一语形容少女,已不拘泥于杜牧所说的“十三余”这个具体的年岁。
豆蔻年华是什么意思啊
豆蔻年华释义: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豆蔻年华_百度汉语
[拼音] [dòu kòu nián huá]
[出处] 唐·杜牧《赠别》:“娉娉嫋嫋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古代小时候的朋友怎么称呼
答1、不满周岁—襁褓;
2、2到3岁—孩提;
3、女孩7岁—髫年;
4、男孩8岁—龆年;
5、幼年泛称—总角 ;
6、10岁以下—黄口;
7、13~15岁—舞勺之年;
8、15~20岁—舞象之年;
9、12岁(女)—金钗之年 ;
10、13岁(女)—豆蔻年华;
11、15岁(女)——及笄之年。
扩展资料:
古代其它年龄阶段的称呼:
1、加冠:古代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即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2、结发:束发,扎结头发,古代汉族男子20岁束发而冠,女子15岁束发而笄,表示成年。
3、弱冠:年满20岁的男子。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4、花信年华:指女子的年龄到了24岁。也泛指女子的年龄正处在年轻貌美之时。
5、而立:男子30岁。立,“立身、立志”之意。语出《论语·为政》“三十而立”。以后称30岁为“而立”之年。
6、始室: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7、不惑:男子40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
8、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9、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男子50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10、六九年:即54岁。
古人是怎么形容年龄的?
答弱冠、而立、不惑、待年、花甲等。
1、弱冠
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不能用于女子。
2、而立
而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er li,指年至三十,学有成就。后来用“而立”指人30岁。
3、不惑
不惑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ù huò,意思是遇事能明辨不疑。出自《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以后用“不惑”作40岁的代称。
4、待年
待年,汉语词汇。拼音:dài nián释义:指女子成年待嫁,又称“待字”或“待字闺中”。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会把头发梳起,插上簪子,表示已到出嫁年岁。
5、花甲
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又一种说法是,人的指甲根部有一道白色的痕迹,到了六十岁,随着身体的愈加衰老,这道白痕就会消失不见,故而称作“花甲”。
人的各个年龄段都分别怎么称呼?
答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明白古代年龄称谓拼音的一些要点,希望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些许便利,如果想要了解其他内容,欢迎点击合众百科的其他栏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储存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有发现本站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